導論:科學探究與實作

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中,「探究」的學習內容,包含四個主要項目:(1)發現問題;(2)規劃與研究;(3)論證與建模;(4)表達與分享。「實作」的學習內容則包括:觀察、測量、資料蒐集與分析、歸納與解釋、論證與作結論等等。課綱中探究與實作學習內容各項目並沒有固定的步驟或順序,可依探究的主題和實作活動採循環或遞迴等方式進行。由於探究與實作牽涉多項內涵,因此首先說明各項探究程序中重要名詞的意義。

以下各項名詞,「形成假說」、「論證與建模」為較高階層的概念,適合至少國中以上。其他各項適合國小高年級以上。更低年齡的學童與幼兒,建議不必要求理解以下各項的意涵,只須在親師的指導下進行動手操作與觀察即可。

1.發現問題

「探究」基本上是進行「研究」,而「研究」的本質是「為問題尋求解答」,因此進行探究就需要先確定要研究的問題是什麼?設計探究問題牽涉到:研究問題有沒有價值?是否已經被解答?是否具有可行性?等等問題。由於在教學上主要在培養學生進行探究的能力,而非發表論文,因此建議著重在可行性與安全性即可。另一方面,要注意探究問題是否具有「可驗證性」?避免難以客觀檢驗或過於籠統的問題,例如:

(1)「探究鐵的生鏽快慢為何?」:不是恰當的探究問題,因為沒有指明要探究的操縱變因(實驗變因)是什麼?

(2)「探究不同酸鹼性的鐵有何差異?」:沒有指明要測量的應變變因為何?也是不恰當的探究問題。

(3)「探究不同形狀的鐵,生鏽的多寡有何差異?」:操縱變因「不同形狀的鐵」必須先釐清與定義,說明有哪些形狀是值得研究?而「生鏽多寡」如何測量?具備實際操作的可行性嗎?

2.形成假說

「假說」(Hypothesis)是「暫時性的解釋」。當我們對於一個現象初步觀察之後,對於會影響現象的變因或原因,形成一個「假說」,然後再設計實驗進一步確認,以實驗結果來決定是要「接受假說」或是「拒絕假說」,也就是屬於一種「假說-驗證」的歷程。例如在觀察了石蕊試紙、廣用試紙之後,形成「遇到酸鹼會變色的物質,酸性都是呈現紅色」的假說。進一步實驗其他酸鹼指示劑,發現酚酞遇到酸是無色,違反了這個假說,因此就必須拒絕這個假說,修訂假說以符合實驗結果。

科學發展過程中,科學家經常會提出假說,例如亞佛加厥假說、大陸飄移假說。當累積的實驗證據反覆肯定這些假說,確認到某個程度就可以成為「理論(Theory)」(通常由科學社群共同決定);如果已經確認到不可能錯誤,就再提升為「定律(Law)」。例如道爾頓提出的「原子說」現在已經被稱為「原子論」,達爾文的「演化說」也已被稱為「演化論」了。而牛頓的「萬有引力理論」則已經被稱為「萬有引力定律」。請留意成為「定律」的科學解釋,未必都永遠正確。科學發展強調的是「求真」的精神,只要有合理的證據,任何科學理論或定律都有可能被修正。

在形成假說時,如同「探究問題」也要注意「可驗證性」(能設計實驗驗證),避免提出不需要驗證或是不容易設計實驗驗證的假說。例如「酸性越大,鐵的生鏽速度會越快」的假說,具有可行性與明確性。而「不同地點的鐵生鏽速度會不同」的假說過於籠統,因為「不同地點」包含了海拔高度、濕度、降雨量等等變因,難以一一釐清。再例如「不同顏色紙蜻蜓的掉落時間會有不同」,此假說不必做實驗也可以推論紙張顏色不會影響掉落時間,因此不是有價值的假說。

另一方面,Hypothesis常被翻譯為「假設」,很容易造成混淆。例如「理想氣體:假設氣體粒子沒有體積、粒子間作用力為零」這句話的「假設」是指Assumption,其意義是「一種條件或狀況的設定(或定義)」,也就是說所謂的理想氣體是指「氣體粒子體積為零、粒子間作用力也為零」,這句話並不是對於理想氣體提出「暫時性的解釋」。

3.實驗設計

形成假說之後,要設計實驗來考驗假說。設計實驗要考慮三大變因:操縱變因、應變變因以及控制變因。通常一個研究問題或是假說,其敘述內容就包含了操縱變因以及應變變因,例如:

研究問題:紙蜻蜓的紙翼角度不同,紙蜻蜓的掉落時間有何差異?

形成假說:紙蜻蜓的紙翼角度越大,掉落時間越長。

以上的問題與假說,實操縱因都是「紙翼角度」,應變變因則是「掉落時間」。而控制變因呢?控制變因包括各種可能影響(或干擾),以下說明三大變因的意義。

(1)操縱變因

也稱為實驗變因、自變因,是指研究者決定要探究的實驗變因(研究者操弄的變因),也就是實驗中改變的變因。例如「探究不同酸鹼值,鐵的生鏽速度差異」,「酸鹼值」(不同pH值)就是操縱變因。

(2)應變變因

也稱為測量變因或依變因,是實驗中要測量的變因(實驗結果)。例如「探究不同酸鹼值,鐵的生鏽速度差異」,「生鏽速度」就是應變變因。應變變因應儘量選擇可以客觀測量或精確測量的變因,例如「生鏽速度」可以紀錄不同時間之生鏽情形(可用照片比對分析)。如果改為測量「生鏽形狀」,則不容易客觀的紀錄與描述。

進行測量時,要選擇恰當的測量工具,並正確解釋其意義。例如「分貝計」測量的是「音量」不是「噪音值」(音量必須大於一定分貝數才是噪音),更不是頻率或波長。另一方面,如果探究問題牽涉到難以客觀測量的應變變因,例如「探究不同煮法的米飯,好吃程度有何差異?」的研究問題,「好吃程度」為個人主觀判斷,可採用問卷調查方式,統計調查對象對於好吃程度的評分,再分析比較評分的差異性。

(3)控制變因

實驗過程中控制不變,保持一樣的變因。因為實驗要探究的是實驗變因對於應變變因的影響,需要排除其他變因的影響或干擾,因此控制變因通常包括很多變項。例如「探究不同酸鹼值,鐵的生鏽速度差異」,控制變因就包括了溫度、酸鹼溶液的量、鐵的大小尺寸形狀、實驗地點等等。甚至光線、實驗容器、空氣濕度等等也要考慮成為控制變因。

4.資料處理與解釋

資料處理包括實驗時紀錄資料,實驗後資料的整理歸納與解釋。以下舉例說明常見的問題。

(1)有效位數必須一致

      

表1的資料紀錄有二個問題,一是紀錄表沒有註明測量的溫度單位(攝氏或華氏)。二是有效位數不一致,有的紀錄到整數,有的紀錄到小數點二位。

有效位數必須一致的原因是:同一測量工具的「精密度」不會改變。因為一個測量值包括了「正確值」加「一個位數的估計值」。以圖1為例,溫度應紀錄為23.8,其中23是「正確值」(可以確認23是正確的),接著估計下一位數為0.8,因此紀錄為23.8。如果紀錄為23.7可以嗎?答案是:可以!因為0.8或0.7都是估計值,人為的估計就會有變異性。

由上述可知,「同一個測量工具」有效位數必然會一致,如果表1的測量工具和圖1相同,則應修訂紀錄為表2。由正確紀錄的資料,也可以傳達測量工具的「精密度」,例如表2就傳達了溫度計的最小刻度是1

     

 (2)實驗資料的圖形表達

實驗數據是否須要畫成圖形(條狀圖、折線圖、園餅圖等等),並沒有一定的規範,完全由研究者視表達的須要來決定。如果數據很單純,以數字表達已經很明確,就沒有必要再畫成圖形。如果想要表達數據的變化特徵或程度差異(例如線性變化、比例關係、分佈百分比差距),就以圖形的視覺效果強化表達的意圖。

(3)語詞表達注意精確性

科學講求精確客觀,對實驗結果的描述或下結論,必須避免使用模糊性的語詞。例如測量分貝數之後,結論:「共振筒的長度和發出聲音的大小並沒有關係。」,這個結論有二個問題須要釐清。一是「聲音大小」改為「音量大小」會更為明確;二是「沒有關係」是指相關是0還是關係很小?請留意:差異很小≠沒有關係≠沒有影響。如果實驗數據很接近,變動不大,描述「差異很小」即可,不宜結論說沒有影響或沒有關係(除非數據完全一樣,變異數為0)。

(4)區分資料之描述、解釋原因的差別

呈現實驗結果時,通常會先描述資料或數據的特徵,例如大小的差異性、變化的規律性等,進行說明與歸納。至於實驗資料的原因或原理的解釋,應避免混雜在資料的描述中。例如表3的實驗問題為「不同酸鹼性水溶液,鐵生鏽的快慢」,測量試管內水面上升的高度實驗結果:

   

   上例的資料說明有以下的問題:(1)缺乏實驗資料(數據)的「描述」;(2)加上圖形更能表達資料的變化趨勢;(3)對於實驗資料的說明,通常是:資料結果(what)→歸納變化特徵稱(how)→解釋原因(why)。避免先解釋原因再描述資料。因此本例子建議修訂如下:

   

5.論證與建模

(1)論證

論證的核心是「提出合理的主張」;所謂「合理」是指有依據、有道理(合邏輯),而「主張」是指一種看法或一種論點。

進行探究實驗,得到資料或數據之後,我們就會提出科學主張。例如:「酸性越大,鐵生鏽越快」就是一種主張,而其合理性要有實驗數據或結果做為依據。再例如:「由實驗結果發現不同紙翼角度的紙蜻蜓掉落時間,由20°的2.26秒,增加到40°的2.63秒,顯示紙翼角度越大,掉落的平均時間越長。」 這句話先描述不同角度的實驗數據,然後再依據結果提出「紙翼角度越大,掉落的平均時間越長」的主張。

準此而言,主張可說是一種歸納式的結論。除了結論,只要有依據、有道理,也可以提出關於實驗方法、器材特性、研究建議等等的主張。例如實驗之後,發現紙蜻蜓的尾翼角度容易變形,則可以提出「未來研究建議使用磅數較高的影印紙」的主張。

簡言之,論證就是研究者對於研究過程、研究結果的一種歸納性看法。在表達與溝通時,如果他人不同意或是質疑時,可以提出合理的解釋說明,捍衛自己的主張。但是同時也要保持正確的科學態度,願意思考與判斷其他主張之合理性的開放心胸。

(2)建模

科學家常運用模型,探究與解釋自然現象。因此在探究過程,可以利用模型來表達探究的過程、發現和成果,例如原子模型、行星運動模型等等。由於建模的形式與目的頗為複雜,建議在中小學的探究與實作的實施,採用較為簡易的圖形,進行原理解釋即可。本網站各單元的原理都提供了解釋性圖形,做為解釋模型,提供讀者參考。

6.表達與分享

能利用口語、文字、圖像、影音或實物等等方式表達,呈現自己或理解他人的探究過程與成果。簡言之,能以不同方式恰當地表達探究過程與實驗結果。

如何「表達與分享」並不容易說明清楚,也不是只有探究與實作須要培養這個能力,在日常生活也必須具備與人溝通與分享的能力,因此屬於一般能力,不是科學探究的專屬能力。

以下的句子是版主在日常生活與教學遇到的例子,請讀者思考這些句子在表達上有什麼問題?如何修訂?

 (1)預估白鹿颱風接近台灣時,是它生命期最強的時候。

這個例子是中央氣象局在2019年8月白鹿颱風接近台灣時,預報員公開播報的新聞。這句話的問題是:「生命期」屬於時間軸,只有長、短,或快、慢,沒有所謂的強或弱。如果要表達強、弱,應該是「生命力」。版主依據播報員的前後文,推論氣象局預報員要表達的意思,應該是:「預估白鹿颱風接近台灣時,是它生命期最強的時候。」,只是少了一個字,意思就完全模糊了!

(2)當白糖與小蘇打的比例為4:1時,會導致實驗的效果最好。

這句文字有二個問題,一是「導致」的語意通常是負面的意涵,例如「抽菸容易導致肺癌」、「酒駕會導致車禍意外」。而實驗效果好是正面意義,因此「導致實驗的效果最好」應該修訂為「得到實驗的效果最好」。二是「實驗效果最好」過於籠統,應明確指出「實驗效果」是什麼?以及「最好」的「好」是什麼?因此整句話應修訂為:「當白糖與小蘇打的比例為4:1時,燃燒後產生黑蛇的長度最長,顯示實驗的效果最好」。

再以「論証」的角度說明修訂的理由;「實驗的效果最好」屬於研究者的「主張」,在表達時要避免只是提出主張,而沒有提出依據或證據。因此加上「燃燒後產生黑蛇的長度最長」就是為了提供「實驗的效果最好」的依據。

(3)雖然氧氣有助燃性,但是氧氣越多時鐵的生鏽越快。

這句話牽涉連接詞的恰當性問題,「雖然A,但是B」語句的表達目的是:A與B有所不同。如果A與B相同或相似,則應描述為「不僅A,而且B」。本例子企圖強調氧氣對於燃燒與鐵生鏽的必要性,屬於相同特徵,因此應修訂為「氧氣濃度越高,不僅使燃燒更旺盛,而且會使鐵的生鏽速度越快。

有趣的是:描述一個現象的語句表達的前後順序,可以使閱聽者產生不同的評價,甚至得到不同的結論。例如以下二個由文獻歸納有關科學史教學的研究結果:

1.科學史教學雖然對於學生科學態度的影響達到顯著差異,但是對於科學概念的學習並沒有達到顯著差異,顯示科學史教學仍有待努力

2.科學史教學雖然對於學生的科學概念學習沒有顯著差異,但是對於科學態度的影響達到了顯著差異,顯示科學史教學值得肯定。。

以上二句描述同樣事實(科學態度的影響達到顯著差異、科學概念學習沒有達到顯著差異),但是得到同樣合理但是評價不同的結論。類似的例子很多,再舉例:

1.雖然該位女孩在讀大學,還是到酒家上班,自甘墮落

2.雖然該位女孩在酒家上班,還是到大學進修,力爭上游

由此看來,似乎沒有「客觀語句」的存在,這是個大哉問的問題,不妨就留給科學哲學家、語言學家去傷腦筋吧,我們掌握好表達的合理性與邏輯性即可。

 (4)硼砂具有毒性毋庸質疑,實驗時要避免使用。

科學的進展是在不斷的修正中進步,所以科學的研究結果必須具備公開性、被質疑性。因此任何的科學主張都應避免「毋庸質疑」這種拒絕被質疑性的語句,因此首先應將「毋庸質疑」刪去。

其次是必須避免未經查證就下結論。根據MSDS(物質安全資料表),硼砂對口服、皮膚為低毒性(可能有害)。而物質的「毒性」是由LD50(半數致死劑量)或LC50(半數致死濃度)的標準試驗來決定,因此並非「有毒性」、「無毒性」的簡易二分法。在實驗時如果用到化學物質,應先收集相關資料或是查詢物質安全資料表,再提出明確的安全使用建議。例如:避免長時間接觸硼砂、實驗後或接觸後務必洗手、不可口嚐等等。

 

最後提醒讀者,本網站內容是針對十二年國教自然科學領域課綱的「探究與實作」而編寫,並沒有包含廣義的科學探究活動。科學上的探究並非一定要經過變因設計、實驗、假說驗證的歷程。例如達爾文的演化論、愛因斯坦的相對論、道爾頓的原子論等等,在提出時並未經過實驗、假說驗證的程序,但是都是科學探究的耀眼成果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