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立台中教育大學 NTCU 科學教育與應用學系 |
科學遊戲實驗室 回首頁 |
讓人困惑的蹺蹺板平衡問題 |
※器材:木條、螺絲、螺帽 |
※操作步驟與現象: |
蹺蹺板的平衡可運用於天平,是小學就接觸的科學主題,似乎是相當簡易的概念。但是本實驗的蹺蹺板,會讓人感到相當的困惑喔!這個特殊的蹺蹺板製作過程如下: 1.取厚約0.5公分、寬約2.5公分的扁形木條,裁切三種長度,如圖一的A、B與C,長度可自行決定。最長的A需要1支,做為中央的支柱。B有4支,連結成正方形的框;C有二支,固定在B的中央。 2.底板選用較寬的木板,將A固定在底座。 3.注意圖一的6個紅色點,必須能自由轉動,不能鎖死固定。建議可用螺絲與螺帽,套進木條的鑽孔,不要鎖緊。 4.完成後,B桿構成的正方形框,可以上下自由轉動成為菱形,如圖二。 完成蹺蹺板之後,就可以進行以下的實驗操作。
實驗一 1.首先將二個等重的砝碼,分別放在最上方B桿的左右方,且距離中央A桿等距離,如圖三。結果蹺蹺板維持平衡。 2.將右邊的砝碼往右移動,如圖四,由於和A桿(支點)的距離增加,所以蹺蹺板往右傾斜。再將右邊的砝碼放到C桿,如圖五,由於和支點A桿的距離較大,蹺蹺板還是往右傾斜。 結論:二個砝碼和A桿(支點)的距離,會影響蹺蹺板的平衡,距離相等才會平衡。
實驗二 1.將二個等重砝碼放在C桿的中間,如圖六,結果可以平衡。結果與實驗一相同,因為二個砝碼與中央A桿的距離相同。 2.接著將右邊的砝碼往右移動,和中央A桿的距離變長,如圖七,奇怪的現象發生了,居然可以保持平衡! 3.將左邊砝碼遠離A桿,右邊砝碼靠近A桿,如圖八,結果還是可以平衡! 結論:將二個砝碼分別放在C桿時,無論砝碼的位置為何,都會保持平衡。亦即砝碼的位置不會影響平衡。
實驗三 將蹺蹺板的最上方的B桿拆除,如圖九,除了紅色的點可以自由轉動之外,其他的連接點都要鎖緊固定,不能自由轉動。 1.將二個等重砝碼放在C桿的中間,如圖九,由於二個砝碼與中央A桿的距離相同,結果可以平衡。 2.將左邊砝碼往右移動,如圖十,蹺蹺板無法平衡,往右傾斜。如果將左邊砝碼移到最左邊,如圖十一,蹺蹺板無法平衡,往左傾斜。 結論:將最上方的B桿拆除之後,實驗結果和實驗一相同,砝碼和A桿之間的距離會影響蹺蹺板的平衡。 |
※原理 |
本實驗的蹺蹺板是17世紀中葉,法國數學家羅伯瓦(Gilles Personne de Roberval ,1602-1675)的發明,因此也被稱為「羅伯瓦天平(Roberval balance)」。 由於二個砝碼分別放在C桿時,砝碼的位置不會影響平衡,此原理被應用於「托盤天平」。如圖十二,黃色的長方形結構如同圖一B桿構成的方形結構,而托盤如同C桿。使用時,將砝碼和被秤物分別放在托盤中,只要質量一樣,砝碼或被秤物在托盤的任何位置,都不會影響平衡,使用起來就很方便。
「羅伯瓦天平(Roberval balance)」的原理並不單純,直到二十世紀末都還有學術論文的討論。依據參考資料1~4,運作原理如圖十三,當四邊形的框框轉動時,C桿一直保持水平,而且C桿所有位置點的垂直的移動距離「藍色d」,和B桿最左右兩邊(紅色點)的移動距離「紅色d」是相等的。換言之,C桿不同位置(藍色點)的砝碼所做的「功」,是一樣的,而且等同於B桿最左右兩邊(紅色點)砝碼做的「功」。因此砝碼在C桿上改變位置時,不會影響天平的平衡。 另一方面,由於砝碼放置於C桿上時,對於力矩的影響,等同於砝碼放在B桿最左右兩邊(紅色點)的影響,參考資料5則解釋為:B桿構成的方形框有四個可轉動的支點,這些支點抵消了C桿上砝碼造成的扭力矩,所以C桿任何位置砝碼形成的力臂都一樣,因此力矩也一樣。 除了方形框架的結構,「羅伯瓦天平」也可以設計成不同的外形,例如圖十四(參考資料6)。圖十四的B桿以A點為支點可以自由轉動,且安裝了五個齒輪,中央的齒輪是固定的,無法轉動;而左右二邊的齒輪都可以轉動。此外,在最左邊與最右邊的齒輪,則分別套上一支桿C。 如果將二個等重的砝碼掛在B桿,則如同一般的蹺蹺板,二個砝碼必須和支點A點的距離一樣,才能平衡。但是二個砝碼移到C桿時,砝碼掛在C桿的任何位置,都可以維持平衡!這個裝置的C桿,運作原理如同羅伯瓦天平的C桿,因此形成的現象也一樣。
|
※叮嚀的話: |
1.製作圖一的蹺蹺板,B桿構成的框架,未必要成為正方形,長方形亦可。 2.實驗時,如果砝碼放在木條上容易掉落,建議可用漆包線綁住砝碼,再掛在木條上。 3.本實驗製作與組裝的難度不高,國中學生應可自行完成組裝與操作,但是原理較為困難,適合高中以上學生。在教學上可指導學生討論以下問題:(1)B桿與C桿如果沒有互相垂直,實驗二結果是否會不一樣?為什麼?參考解答:砝碼在C桿的不同位置,會影響平衡!(2)將圖一的正方形框架,拆掉左邊直立的B桿(含C桿),砝碼放置如圖十五所示,則砝碼放在C桿不同位置(不移動圖左上的B桿砝碼),是否會影響平衡?參考解答:如同實驗二,砝碼放在C桿上任何位置,都可以平衡。 |
※參考資料: |
1.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- Madison, Department of Physics. The Roberval’s balance. https://www.physics.wisc.edu/ingersollmuseum/exhibits/mechanics/RobervalsBalance 2. Chagnon, P. (1992). The Roberval balance, The Physics Teacher, 30(4), 238. 3. Barr, E. S. (1984). The Roberval balance, The Physics Teacher, 22(2), 121-122. 4. Crane, H. R. (1991). How things work: Three intuition teasers. The Physics Teacher, 29(9), 593-594. 5. 國立中央大學科學教育中心--科學實驗。隨意平衡秤。http://phy.tw/form/item/90-2016-06-11-13-18-49 6. Lock Haven University - The Museum of Unworkable Devices. The Roberval balance. https://www.lhup.edu/~dsimanek/museum/roberval.htm7. Kazachkova, D., Kazachkov, A., & Kires, M. (2012). Balancing with Archimedes and Roberval on a classboard. Proceeding of Physics Teachers’ Inventions Fair 17. http://vnuf.cz/proceedings/papers/17-19-Kazachkova.html 8. 周鑑恆(2012)。奇異槓桿。科學教育月刊,351,49-55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