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立台中教育大學 NTCU

科學教育與應用學系

科學遊戲實驗室   回首頁   

會呼吸的瓶子

寶特瓶好像有了生命,也會呼吸空氣喔!

※器材:寶特瓶、玻璃瓶、吸管、電鑽、熱熔槍(膠)

操作過程與現象

本實驗的器材相當簡易,牽涉的原理也頗為豐富,很適合做為「科學探究」的主題。準備的器材與操作過程如下。

1.首先準備約700豪升的寶特瓶以及玻璃瓶,二個瓶子的瓶口要一樣大小,而且都可以用瓶蓋轉緊。

2.瓶蓋用電鑽鑽一個直徑6毫米的洞(使用特定尺寸的鑽頭),如圖1,以便可以插入直徑6毫米的吸管(如果拿到的吸管直徑是7毫米,則使用直徑7毫米的鑽頭)。

3.如果瓶蓋的洞鑽得過大,插入吸管之後有縫隙,用熱熔膠填補縫隙,如圖2。

實驗注意事項:

1.以下實驗瓶子裝的水,不要裝太多,都是大約六分滿即可。(原因請參見「原理」)

2.倒立瓶子後,要確定瓶子保持垂直朝下。方法是以手指輕輕按住瓶身最上面(參見圖4),瓶子就會因為下半部的重量而垂直朝下。

3.如果瓶蓋鑽的洞大小恰當,插入吸管後不會漏氣,則可以省略圖2以熱熔膠封閉縫隙的步驟,如此可以直接替換不同長度的吸管,相當方便。但是如果無法掌握鑽洞的大小,要使用熱熔膠封閉縫隙,則必須多準備幾個瓶蓋,以便每個瓶蓋插入不同長度的吸管。

 實驗一

鑽了洞的瓶蓋先不要插吸管,直接蓋在裝了水的玻璃瓶以及寶特瓶上並轉緊,如圖3,然後倒立;觀察瓶子中的水會不會流出來?

結果可以發現:雖然瓶蓋鑽了洞,不論玻璃瓶或是寶特瓶,瓶子中的水都不會流出來。如果上下搖晃一下,水會流出來一點點,但是很快就會停止,水不會持續流出來。

實驗二

實驗步驟如同實驗一,差別只在於瓶蓋的洞插入一小段吸管。實驗結果發現,瓶子倒立後,「玻璃瓶」瓶子中的水還是不會流出來,如圖5;但是「寶特瓶」瓶子中的水會一直斷斷續續的流出來,而且很有規律的冒出空氣泡,如圖6,瓶子好像在呼吸喔!最後,寶特瓶中的水會幾乎流光光。    

實驗三

由實驗二發現寶特瓶的瓶蓋插了吸管後會呼吸,本實驗探討不同的吸管長度與直徑大小「呼吸頻率」的差異為何?「呼吸頻率」指的是:冒出空氣泡的快慢。表一為版主粗略的實驗結果,並未嚴格的操控各項變因,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進行更精確的實驗與測量。

由實驗結果可以發現,長吸管的呼吸頻率比短吸管慢,而且長吸管「呼吸」時,聲音相當大聲,空氣泡也比較大顆,很有趣喔!而直徑較小的吸管,呼吸頻率比直徑大的吸管慢,大吸管的吸呼頻率很快,空氣泡幾乎是連續的冒出來!

         

觀看實驗影片(18.5M) 

原理

首先說明實驗一;瓶蓋沒有插吸管時,無論玻璃瓶或寶特瓶,瓶子中的水為什麼不會流出來(不會呼吸)?原因如圖7,當瓶子倒立後,由於水的重量形成的水壓(PW,如圖7左),水會流出來一點點,造成瓶內的氣壓小於一大氣壓(如圖7右),於是瓶外的大氣壓頂住瓶口,同時水的表面張力阻擋空氣進入瓶內,因此水就無法流出來。

如果瓶蓋的洞口夠大,例如不要蓋瓶蓋,直接將瓶子倒立,水就可以流出來。則是因為瓶口太大,水的表面張力無法阻止空氣進入瓶子,瓶子內外的氣壓一樣,水就會流出來了。

 

而實驗二瓶蓋插入吸管,為什麼寶特瓶中的水就可以流出來,而且持續的「呼吸」?而玻璃瓶中的水還是無法流出來?此現象的主要原因是:玻璃瓶的材質比較硬,無法或難以被壓縮(沒有彈性),而寶特瓶可以被壓縮,具有彈性。原理如圖8,依序說明如下:

(1)當寶特瓶的瓶蓋插入吸管倒立後,瓶子中的水會進入吸管往下流動,由於寶特瓶瓶身具有彈性(可壓縮性),因此水流出吸管時,大氣壓力會壓縮瓶身(黃色箭頭)。

(2)當寶特瓶瓶身被壓縮到一定程度(紅色曲線),無法再被壓縮,瓶子中的水就無法再流出來。

(3)瓶子內外的壓力平衡後,寶特瓶瓶身的彈性使得瓶身回覆原來狀態(黃色箭頭),造成瓶子的體積增加,使得瓶內的氣壓小於大氣壓力,因此大氣壓力會將空氣壓進瓶子內(白色箭頭),而回到(1)的狀態。

以上的步驟反覆進行,就形成了寶特瓶會呼吸的現象了。

 

再詳細說明水會流進吸管的過程,如圖9。當瓶子倒立後,由於水壓差異,如圖9左,因為P1>P2,水會流進吸管內。水一開始流入吸管後,如圖9中,雖然瓶子內的氣壓已經小於一大氣壓,但是由於瓶子中的水壓差異仍然存在,水仍然會流進吸管中(除非P1、P2的壓力差小於瓶子內外的壓力差)。當瓶子內外的氣壓差存在,瓶身就會被壓縮,如圖9右,此狀態即為圖8(2)的狀態,因此造成呼吸的現象。換言之,瓶蓋要插入吸管才能呼吸,主要是因為水會流入吸管,造成寶特瓶瓶身被壓縮。當瓶身被壓縮到一定程度,水不再流入吸管(壓力達到平衡),瓶身則因為自身的彈性恢復原狀(膨脹)而吸進空氣。此外,如果吸管越長,水流入吸管的過程就會越久,而造成呼吸頻率比較緩慢的現象。

 

另一方面,由於寶特瓶的呼吸,必須具備「壓縮」、「膨脹」二個步驟,因此進行上述的實驗時,寶特瓶的水不能裝太滿,建議約六分滿即可。因為如果瓶子全部裝滿水,由於水的「可被壓縮性」小於空氣,因此瓶身會比較不容易被壓縮,妨礙瓶子進行呼吸。

叮嚀的話

1.大部分玻璃瓶無法用一般寶特瓶的瓶蓋轉緊,購買時建議帶著瓶蓋,到家庭五金行試驗各種不同的玻璃瓶,挑選瓶口可以被寶特瓶瓶蓋轉緊的玻璃瓶。

2.瓶蓋的洞口除了使用電鑽鑽洞,也可以用電烙槍的尖端熔解瓶蓋的方式鑽洞,但是使用電烙槍鑽洞會產生塑膠熔解後的臭味,因此實驗場所務必保持通風。

3.影響瓶子呼吸頻率的變因相當多,除了上述瓶子材質、吸管長度與直徑,也包括其他變因,例如:瓶蓋洞口直徑(不插吸管)、吸管插入瓶子的深度、瓶子裝水的多寡、瓶子的大小與形狀等等。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自行設計實驗,觀察實驗結果的差異。

4.本實驗很適合運用於中小學的科學教學,也很適合做為「探究」主題。依概念與原理的難易度,建議如下:(1)國小高年級,實驗不同長短吸管、不同大小吸管的呼吸頻率差異(定性觀察),學童能說出瓶子的呼吸牽涉大氣壓力、瓶身彈性的「壓縮與膨脹」即可,再進行玻璃瓶的觀察。(2)國中以上,增加瓶蓋不插吸管的問題討論,並定量測量呼吸頻率(每秒呼吸次數),並由實驗結果討論不同操縱變因之呼吸頻率的變化趨勢(正反比、線性等等)。